玄武区是民国第一区,经过60多年的发展,执着智慧的玄武人在顽强拼搏中谱写了这座现代化国际性建设示范区的恢宏华章。
如今,南京玄武区已发展成为总面积逾80平方公里,人口60多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近600亿元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在2017江苏省电子商务大会上,地处南京玄武区的徐庄软件园敞开了她魅力无限的怀抱,迎接着全国各地商客的到来。
科技玄武——感悟徐庄魅力
《宫苑记》记载:“宋武帝永初中立北市,在大夏门外,归善寺前”。由此可见,当时的玄武地区佛教盛行,境内的商业活动历史悠久,自古就是商贸往来的重要场所。
多年来,玄武区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围绕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实施“科教兴区、市场兴区、共同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了区域优势,盘活了区域资源,发展了区域经济,形成了以科技信息、文化旅游、房地产开发管理和社区服务四大产业为主的国际化新区。2016年,玄武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近6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500亿元,顺利完成“十二五”目标,并实现“十三五”的良好开局。
据园区负责人介绍,为推进南京打造“中国软件名城”的目标,徐庄软件园于2002年9月正式立项,选址玄武,2005年底进入建设招商阶段。历经15载磨砺,徐庄现已迅速成长为南京软件名城格局中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综合性软件产业园区,名列“全国版权示范基地”、“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江苏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示范园区”、南京市十大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2015年6月,徐庄名列第二批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吸引了大批企业集聚,充分发挥了地区辐射带动效应,被广大到访的海外人士誉为“南京的硅谷”。
自主创新——优化发展环境
本次展会上,徐庄通过突出“科技”、“创新”两大关键要素,展示了园区提升产业发展支撑能力与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迅猛的产业发展。截止今年初,徐庄软件园汇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国家级孵化器1个、江苏省级孵化器2个。园区已入驻企业约550家,容纳从业人员6万多人;其中双软认证企业95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上市企业30家,形成软件信息和医药健康产业两大主导产业,年产值分别突破500亿和100亿元,“互联网+”产业年产值更是突破1500亿元,年均增幅达25%以上。
迸发的创新活力。园区党工委书记薛磊表示,人才是转型创新的第一资源,要不断锻造人才“智核”,夯实园区的智力基础。园区目前累计培育和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0名、省“双创引进计划”人才(团队)30名、省“科技创新团队”3个、市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124名及市高端人才团队2个,市级以上人才项目总量近300人次,涌现出一批创业创新精英和高新技术企业。
成熟的配套载体。随着园区的发展,徐庄目前已建成相关配套载体约170万平方米,苏宁、途牛、先声等国内知名企业总部先后入驻发展,形成了产业生态、人文生态、自然生态“三态合一”;同时,园区还引进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创新药物百家汇开放平台,建成物联网与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创新中心,初步形成了集技术、金融、创业、政务为一体的园区综合服务体系。
精准定位——加速集聚效应
据了解,刚刚获批筹建的徐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今年9月正式揭牌,总投资额近200亿元的一批科技创新类重大项目在园区举行了集中签约仪式,包括了OFO创新研发中心、京东金融智能商业项目、苏宁青创园等在内的15个重大项目。
毫无疑问,徐庄软件园在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和模式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电子商务产业链均衡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园区负责人介绍,自今年被省政府批准筹建省级高新区以来,“高新区”已经成为园区未来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企业集聚到产业集聚,从产业集聚再到创新集聚,通过创新平台、产业和项目来实现创新发展。
徐庄的产业用地目前仅占全市百分之一,而园区的年收入确占到了全市十分之一,这其中以苏宁易购、苏盐生活家、途牛旅游网、猎宝科技等为代表的明星企业构筑的“互联网+”产业,成为了徐庄软件园最为耀眼的板块。
未来,徐庄软件园将进一步加速产业集聚效应,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大力营造“双创”氛围,积极落实创新项目,构建更有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系统,让“创新”真正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最强动能,力争形成让龙头型企业顶天立地,让成长型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